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④ 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②和④ | D.③和④ |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自由下落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
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s甲乙两物体相遇
B前40s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40s末乙追上甲
C前40s内甲、乙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增大,40s末达到最大
D前40s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0s末乙追上甲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t=1s时速度为6m/s,t=2s时的速度为8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计时起点t=0时的速度为0 m/s |
B.物体的加速度为6m/s2 |
C.任意1秒内的速度变化2m/s |
D.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这段时间内( )
A.初速度越大,它通过的路程越长 |
B.它在这段时间的加速度越大,通过路程越长 |
C.末速度越大,通过路程越长 |
D.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通过路程越长 |
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20m/s | B.40m/s | C.23.3m/s | D.18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