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探海神器——“蛟龙”号》,回答问题。
探海神器——“蛟龙”号
2012年6月24日是个伟大的日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目前,“蛟龙”号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蛟龙”号的形状外观如图所示,部分参数见下方表格。

“蛟龙”号部分参数
长宽高
8.2米3.0 米 3.4米
自身质量
22吨
最大荷载
240公斤
载人
限3人
最大速度
25海里/小时
巡航速度
1海里/小时
最大工作设计深度
7000米
正常在水下工作时间
12小时

这次深潜纪录的创造反映了“蛟龙”号高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新技术突破——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很有限,而普通水声传输又有延时长、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等严重缺陷,“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实现实时通讯是个重要难题。中国科学院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利用通信声呐进行水下通信联络,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通信声呐是由发射基阵和接收基阵组成,基阵又由换能器基元组成。换能器一般用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可将发射机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也可以将接收机接收的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次“蛟龙”与“神九”成功实现穿越海天对话,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功不可没。
新技术突破二——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
“蛟龙”号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储存电能超过110千瓦时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该电池的蓄电能力为美国同类潜水器蓄电池的2倍,成功解决了“蛟龙”号正常水下工作时间长,但又不能携带太重蓄电池的困难。
新技术突破三——悬停定位和自动航行
由于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不同,“蛟龙”号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变化的。按潜航员叶聪的说法,“这次7000米级海试的试验海域,根据测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变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蛟龙’号自重22吨,算下来在7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时要大800多公斤力”(公斤力是工程中常用的力的单位,1公斤力大约等于10牛)。
浮力的变化要靠压载铁来平衡,所谓“压载铁”,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蛟龙”号海试团队用周密的数学模型,能根据在不同海域测得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参数精确地计算下潜时所需要的“压载铁”重量。
“蛟龙”号挂好所需压载铁,注水下潜,当下潜至预定深度时,“蛟龙”号能克服自身晃动、海底洋流等内外干扰,通过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悬停。此外,“蛟龙”号还具备自动定向、定高、定深三大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航行,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当完成工作后,潜航员再抛掉适量的压载铁,实现上浮,可见,无论是下潜,悬停,还是上浮,压载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神九”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向“蛟龙”号的祝贺,送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⑴换能器可实现          信号与          信号的相互转换.
⑵潜艇下潜深度一般是几百米,而“蛟龙”号下潜深度一般是几千米,“蛟龙”号在深海中必须通过抛掉压载铁实现上浮,而不是像潜艇那样采用排水的方法实现上浮,请写出可能的原因及你的理由:       
(3)请估算“蛟龙”号的体积大小,并写出估算过程。

科目 物理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使用示波器时,下例选项正确的是(  )
A.使用辉度调节要合适,以避免损伤荧光屏
B.“同步”旋钮的“+”“-”分别表示图象从正半周或者负半周开始
C.当光斑在荧光屏的左上角时,要使它在荧光屏的正中只要调节增益或增益旋钮就行
D.当图象在荧光屏上慢慢移动时,应该调节扫描范围进而使图象稳定
(2).若在示波器的“Y输人”和“地”之间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压,而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则此时屏上应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3).某示波器工作时,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波形,要将波形向上调到中央,应调节示波器的____________旋钮;

(4)此时衰减调节旋钮位于“100”挡,若要使此波形横向展宽,并显示出3个完整的波形,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X增益旋钮
B.调节Y增益旋钮
C.调节扫描微调旋钮使扫描频率减小
D.调节扫描微调旋钮使扫描频率增加

【江苏卷】下图是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图。从粒子源O放射出的带电粒子,经两D形盒间的电场加速后,垂直磁场方向进入某一D形盒内,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经磁场偏转半个周期后又回到窄缝。此时窄缝间的电场方向恰好改变,带电粒子在窄缝中再一次被加速,以更大的速度进入另一D形盒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带电粒子不断被加速,直至它在D形盒内沿螺线轨道运动逐渐趋于盒的边缘,当粒子达到预期的速率后,用特殊装置将其引出。如果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D形盒的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B,加速电压的大小为求:

(1)高频电源的频率
(2)粒子加速后的最大动能E
(3)粒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时间(忽略电场中加速时间)

如图所示电路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未知电路R的两种实验电路,甲、乙两图中各同种仪器对应的规格都相同。电压表的量程为10V、内电阻RV约为15 kΩ,电流表量程为100mA、内电阻约为50Ω,待测电阻R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最大允许电流0.5A,电池的电动势E=10V,内阻可忽略。

(1)请在答题卡内对应位置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这两个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2)关于这两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图中电压表的b接线柱为负接线柱
B.为了使待测电阻两端电压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滑动变阻器按甲图所示的接法较为合理
C.为了减小由于电表内电阻对测量的影响,电流表按乙图所示的接法较为合理
D.若用甲图进行测量,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应调至最左端

一个晴朗的天气,小明觉得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很美,于是画了一幅鱼儿戏水的图画(如图所示)。但旁边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正确画出草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①请在答题纸上画上你认为正确的草图
②依据
③如果认为小气泡在水中缓慢上升,则小气泡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如何理解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