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3NO3-+ 8Al + 5OH-+ 2H2O
3NH3 +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
|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
|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
|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溶于水生成弱酸 | B.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
| C.Y与X可生成Y3X2型化合物 | D.Z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 |
已知一定条件下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化铵和氯化铵受热分解过程中破坏和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
| B.反应N2H4(l)=N2(g)+2H2(g)是一个△S>0的反应 |
| C.1 mol FeCl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中胶粒数目为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D.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KNO3溶液:Mg2+、Fe3+、Cl-、SO42- |
| B.无色透明的溶液:Cu2+、NH4+、NO3-、CO32- |
|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K+、Ca2+、Cl-、ClO- |
| D.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Na+、NH4+、SO42-、NO3-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 B.银镜反应实验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必须紧贴试管内壁,避免液体溅出 |
|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