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稀盐酸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
立即产生气泡 |
B. |
浓硝酸 |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C. |
氯化铝溶液 |
浓氢氧化钠溶液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D. |
草酸溶液 |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
溶液逐渐褪色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W |
V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89 |
104 |
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4、– 2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WV2常用于食品的漂白
B.X离子和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单质与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X>Y
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能溶于NaOH溶液
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A)=0.15 mol·(L·s)-1;②υ(B)=0.6 mol·(L·s)-1;③υ(C)=0.4 mol·(L·s)-1;④υ(D)=0.45 mol·(L·s)-1。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②③ B.④ C.①④ D.①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 |
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
C.N2的结构式:∶N≡N∶ | D.NH3的电子式:![]() |
根据下列事实:①X+Y2+=X2+ +Y;②Z+2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 +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W | B.W>Z>X>Y | C.Z>X>Y>W | D.Z>Y>X>W |
图中曲线表示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及其常见最高化合价的关系,其中A点表示的元素是
A.N | B.P | C.Al | D.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