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质量数,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X |
| B.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强碱性,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具有弱酸性 |
| C.X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
| D.Y是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原子学说 | B.提出分子学说 | C.发现元素周期律 | D.提出电离学说 |
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H=" -92.6kJ/mol." 测得数据如下表
|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 N2 |
H2 |
NH3 |
||
| (1) |
2 |
3 |
0 |
27.78kJ |
| (2) |
1.6 |
1.8 |
0.8 |
Q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1)(2)反应达平衡时压强相等
B.容器(2)中反应开始时v(正)>v(逆)
C.容器(2)中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Q为9.26kJ
D.若条件为“绝热恒容”,容器(1)中反应达平衡时n(NH3)<0.6mol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 D |
将新制的Fe(OH)2露置于空气中 |
白色固体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
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的Na2S溶液中:2c(Na+)=c(S2-)+c(HS-)+c(H2S) |
| B.醋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之后的中性溶液:c(Na+)> c(Cl-) >c(CH3COOH) |
| C.等浓度、等体积的氨水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OH-)>c(H+) |
| D.pH=4的NaHSO3溶液中:c(HSO3-)>c(SO32-)>c(H2SO3)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酸化的FeSO4中加入H2O2溶液:2Fe2++2H++H2O2 =2Fe3++2H2O |
|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的溶液:Ba2++2HCO3-+2OH-=2H2O+BaCO3↓+ CO32- |
|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
| D.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Al(OH)3+3OH-=Al(O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