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
C.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16.4g |
D.标况下产物NO的体积为22.4 L |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O2 | B.SO2 | C.NH3 | D.Cl2 |
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
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
B.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
D.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4+、A13+、Mg2+、CO32-、Cl一、SO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三份各 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经过滤、洗涤、干燥,下同),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A13+、M g2+、NH4+和SO42- | B.一定存在Cl一 |
C.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13+ | D.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03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