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
今有X(g)+Y(g) 2Z(g) △H<0。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引起t2→t3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增大X或Y的浓度 | B.增大压强 |
C.增大Z的浓度 | D.升高温度 |
已知下列四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g)△H1; 2H2S(g)+3O2(g)=2SO2(g)+2H2O(l) △H2;
2H2S(g)+O2(g)=2S(s)+2H2O(g)△H3;2H2S(g)+O2(g)=2S(s)+2H2O(l) △H4;
则△H四者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H1>△H2>△H3>△H4 | B.△H4>△H2>△H3>△H1 |
C.△H3>△H4>△H1>△H2 | D.△H4>△H3>△H2>△H1 |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A.△H<0,△S>0 | B.△H<0,△S<0 | C.△H>0,△S>0 | D.△H>0,△S<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