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 | B.热稳定性:HCl﹥H2S﹥PH3 |
C.碱性:KOH﹥NaOH﹥Mg(OH)2 | D.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的溶液:NH4+、K+、[Al(OH)4]-、NO3- |
B.稀HNO3溶液: Na+、Mg2+、SO42-、Cl- |
C.FeCl3溶液:K+、Na+、I-、SO42- |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K+、Na+、Cl-、HCO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
C.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 |
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放在足量水中 |
B.放在足量盐酸中 |
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
D.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底中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 、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H+、Fe3+、Al3+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l |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