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我校的“生命安全教育月”,学校将展开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国家关心】2015年3月26日,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学校安全是最让人牵挂的公共安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把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广泛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帮助广大学生和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养成安全习惯。”
袁贵仁的讲话说明了什么?
(2)【学校关爱】学校将针对中学生容易遇到的安全问题,举办一场主题为“远离伤害,快乐成长”的知识讲座。在讲座现场,发布了三则防范侵害和意外伤害的救助办法。
在以上三则办法中,各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并纠正。
(3)【你我关注】每一个生命,都需要你我共同关注,请写下一句生命的誓言吧!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当“例外”身随“第一夫人”彭丽媛频频亮相世界各地,几乎一夜之间,“例外”成了中国妇孺皆知的服装品牌,自成立以来,“例外”不断学习、吸收国际先进设计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一直秉持东方本土文化的原创精神,从布料到缝制、染色均贯彻环保理念,反对Logo化与过度物质化,注重精神追求的实现。在 “中国市场消费商品质量、信誉、竞争力调查”中获“同行业知名品牌/领导品牌”称号 。“例外”品牌创始人毛继鸿说:“例外”不做广告,我们选择的发展道路就是通过店铺和一些‘别人不能想象的活动’深入受众的内心,让衣服成为表达个人意识与品味素养的载体。首先定位好非常精准的高端用户人群,然后通过对这些用户的细致入微的服务得到这些用户的认可。这些用户会通过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帮助你建立起品牌,这时候再通过这些高端人群辐射到一般人群。”“例外”紧跟时尚,但是不跟风,她总是游离于大众潮流之外,却又在不断的创造着新的潮流。
结合材料,谈谈企业可以从“例外”的成功中获得哪些经验?
城市精神是历史的积淀,时代的强音。目前,全国很多城市正在积极提炼和践行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材料一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植根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与城市的客观环境相符合,与城市的外部形象相协调,与城市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城市自身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是对这些因素的高度提炼与准确概括,既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又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1)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精神提炼过程中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
材料二某省著名企业弘扬“诚信、自强、和谐、创新”的城市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利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提高竞争力。”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房价上涨的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采取的调控手段。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措施哪一个是正确的?(答序号即可)
材料二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器件,是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新型固态冷光源。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启动时间短、结构牢固、体积小、美化生活等七大优点,被人们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目前我国国内LED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很少,只有100多家,而且分布不合理,上中游呈现寡头竞争的态势,下游行业竞争激烈。目前国内芯片厂商生产的芯片质量普遍与国外差距很大,尤其亮度、光效这两个参数。中国大陆高质量的外延片、芯片生产能力很弱,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约10年的差距。
(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的角度,请你为我国发展LED产业提合理化建议。
高三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2013年,我国多个地方遭遇雾霾天气,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经过调查,发现解释雾霾天气必须改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等。
(2)结合材料,说明解释雾霾天气的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23分)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网购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两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网络团购”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职业团购网站通过与商家合作,采取“团体+实体店”模式,推出团购的产品和服务,供消费者选购。“网络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消费者在享受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欺诈”“违约”等问题。网购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购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而正是这些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又困扰了迅速发展的网购。2013年3月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今后政府部门将采取措施规范引导网络市场发展,净化网购市场环境。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规范网购市场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网购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于10月10日向国务院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新增对网购食品监管措施:“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履行规定义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并先行赔付”。国务院公布了送审稿及其修订说明、送审稿与现行法律条文对照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3)结合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