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
|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
| 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
|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
| 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
|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
|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
|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
|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
| 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
|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
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 实验组 |
Ⅰ |
Ⅱ |
Ⅲ |
Ⅳ |
| 处理 |
种皮完整, 25℃蒸馏水 浸泡24h |
机械破损种皮, 25℃蒸馏水 浸泡24h |
种皮完整,0.05%赤 霉素水溶液25℃ 浸泡24h |
机械破损种皮, 0.05%赤霉素水溶 液25℃浸泡24h |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