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
| 组别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材料特点 |
| A |
获得克隆动物 |
卵(母)细胞 |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
| B |
植物的体细胞诱变育种 |
愈伤组织细胞 |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
| C |
获得表达生长素的转基因动物 |
乳腺细胞 |
分泌乳汁,产生生长激素 |
| D |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
自体干细胞 |
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
下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粒分裂
B.基因重组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C.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有两幅是错误的。请将其余正确的图片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列,其中排在第1位与第3位的图片分别是 ( )

| A.①② | B.①⑥ | C.③② | D.④⑤ |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死亡(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 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 B.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2种 |
| C.若F1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 |
| D.若F1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 |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如图所示为某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
| A.2/3 | B.1/2 | C.1/3或2/3 | D.1/2或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