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生物体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精细胞形成过程如下图(染色体及DNA含量为2n)。细胞Ⅰ和Ⅲ都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Ⅰ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n
B.Ⅱ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n
C.Ⅲ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n
D.此分裂过程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Ab、ab
下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进行①过程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B.②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
C.进行③过程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但遗传物质并未增加 |
D.④过程也受基因控制,并且受环境的影响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 |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
B.曲线b代表牵引染色体的纺锤丝长度变化 |
C.曲线 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两条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
D.曲线d代表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时发现其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 |
B.用H218O和C18O2作对照研究光合作用的产物O2的来源 |
C.用C18O2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3→C5→(CH2O) |
D.用极细的光束和乳酸菌处理黑暗中的水绵证明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 |
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错误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和叶绿体等 |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不止一种,如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 |
D.植物细胞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