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
|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
|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
|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
(3)《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如果一个国家“ , ”,这样的国家终会灭亡。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句子是 “ , ”。
(3)《永遇乐》中,辛弃疾回想宋武帝刘裕挥戈北伐、收复失地时的威武气势的句子是“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
⑴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⑵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⑶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⑷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补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杜牧用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语言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论述“歌舞楼台犹在,英雄业绩不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欲速则不达; 。(《论语》)
(2).君子固穷, 。(《论语》)
(3).博学之, , , ,笃行之。(《礼记》)
(4). , ,子姑待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左传·秦晋崤之战》)
(6). , ,用心躁也。(《劝学》)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师说》)
(8).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