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14】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
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
,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
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4m | B.8m | C.32m | D.64m |
原子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现象提出的()
| A.光电效应实验 | B.α粒子散射实验 |
| C.氢原子光谱实验 | D.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现有1 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
| A.2 200 | B.2 000 | C.1 200 | D.2 400. |
用能量为12.30 eV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受到光的照射后下列关于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能跃迁到n=2的能级上去 | B.电子能跃迁到n=3的能级上去 |
| C.电子能跃迁到n=4的能级上去 | D.电子不能跃迁到其他能级上去 |
氢原子的基态能级E1="-13.6" eV,第n能级En=
,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放出的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以下跃迁中放出的光也一定能使此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从n=2能级跃至n=1能级 | B.从n=4能级跃至n=3能级 |
| C.从n=5能级跃至n=3能级 | D.从n=6能级跃至n=5能级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
| B.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
|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
|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