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新课标Ⅰ·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9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次探测器
A.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 μm,λ2=3.39 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 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
( )
A.10.50 eV | B.0.98 eV |
C.0.53 eV | D.0.36 eV |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图中直径没有按比例画),则 ( )
A.α粒子和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90 |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是88 |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
如图 (a)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b)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b)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 )
A.α射线 | B.β射线 |
C.γ射线 | D.三种射线都可以 |
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He―→2H+He.关于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
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
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 |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He聚变反应发电 |
.客车运能是指一辆客车单位时间内最多能够运送的人数.某景区客运索道的客车容量为50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图9)单程用时10分钟.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的运能约为
( )
A.5米/秒,300人 | B.5米/秒,600人 |
C.3米/秒,300人 | D.3米/秒,6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