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新课标Ⅰ·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9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次探测器
A.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
一带电小球在空中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电场力作用。若重力做功-3J,电场力做功1J,则小球的
A.重力势能增加3J | B.电势能增加1J | C.动能减少3J | D.机械能增加1J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了,这一现象表明
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 |
B.电梯可能是在上升 |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下 |
D.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 |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不断减小 | B.加速度不断增大 |
C.平均速度![]() ![]() |
D.平均速度![]()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
B.原子核的衰变是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而发生的 |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②
③④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x1是质子 | B.x2是中子 | C.x3是中子 | D.x4是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