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新课标Ⅰ·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A、B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P点电势最低,且AP>BP,则()
A.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B.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
C.q1和q2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
D.负电荷从P点左侧移到P点右侧,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如图所示,在光滑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的圆弧轨道,半径
水平、
竖直,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自
的正上方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已知
=2
,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从
到
的运动过程中 ( )
A.机械能减少为0 |
B.重力做功![]() |
C.物体下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D.物体达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 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D.若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80m处有险情,正常驾驶能安全停车,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A.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可以不同 |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 D.速率可以不同 |
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b 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昏则有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