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17】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
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 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 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A.400 g | B.![]() |
C.20 g | D.![]() |
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可以认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那么在6 400 km的高空,物体的重力与它在地面上的重力之比为(R地=6 400 km)( ).
A.2∶1 | B.1∶2 | C.1∶4 | D.1∶1 |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 B.2 | C.20 | D.200 |
两个质量均为M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AB,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O沿OA方向运动,设A离O足够远,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两个星球万有引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
C.先减小后增大 | D.先增大后减小 |
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相距1 m时的相互吸引力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值 |
C.引力常量的测出,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
D.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