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 验 |
现 象 |
结 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
用Pt电极电解K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的电量时,阴阳两极都产生0.14mol的气体,若电解后溶液体积为40L,则电解后溶液的pH为()
A.1 | B.3 | C.7 | D.11 |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 +2K2FeO4 +8H2O3Zn(OH)2 +2Fe(OH)3 + 4KOH, 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 2e- + 2OH- = Zn(OH)2 |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 3e- + 5OH- = FeO42- + 4H2O |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如右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
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
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
D.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
实验室将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浓度较大的碘水,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反应:I2(aq)+I-(aq)I(aq),上述平衡体系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c(I)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在反应进行到D点时,v正>v逆 |
C.A点与C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A<vC | D.A点与B点相比,B点的c(I2)大 |
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 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
A.a=3 | B.a=2 | C.B的转化率为40% | D.B的转化率为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