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理综化学】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还原性强于Cl— |
D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
B.加入铝粉生成H2的溶液:K+、Mg2+、SO42-、HCO3- |
C.c(Fe3+)=0.1 mol·L-1的溶液:H+、Al3+、Cl-、SCN- |
D.![]()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电子式:![]() |
B.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原子符号:![]() |
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
D.HOCH2COOH缩聚物的结构简式![]() |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
B.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 |
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 |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
C.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OH-)=c(H+) |
D.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乙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