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
|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
|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
|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
VL含有(NH4)2SO4、NH4NO3的混合溶液,加入a mol NaOH后,加热,恰好使NH3全部逸出;又加入b mol BaCl2则刚好使SO42-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NH4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B.![]() |
C.![]() |
D.![]() |
下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 |
|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
| C.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 |
| D.HCl(AgNO3溶液)白色浑浊喷泉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 B.原子序数d>c>b>a |
| C.离子半径C>D>B>A |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CO、O2、N2 | B.HCl、Cl2、CO2 | C.NH3、H2、CO | D.SO2、Cl2、O2 |
下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R |
||
| X |
Y |
Z |
A.Y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更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R
C.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D.X、Y、Z三种元素中,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Z>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