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 B.甲-②、乙-④ |
C.甲-③、乙-① | D.甲-④、乙-③ |
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 B.距海远近 |
C.洋流性质 | D.海拔高度 |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交通、水源、能源等方面对人类意义重大,下图为某国局部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②附近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 经济发达 ② 地势平坦 ③ 水能丰富
④ 河流流量大且稳定 ⑤ 河流无结冰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②④⑤ |
④附近河流从源头到河口,除了上游一座于二战后建的高80米的大坝之外,其余18座都为低坝。低坝的优势不包括
A.淹没农田面积小 |
B.移民数量小甚至不用移民 |
C.不会阻挡鱼类洄游 |
D.溃坝带来的威胁小 |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侵蚀作用使①国海岸线非常曲折 |
B.②国是欧盟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
C.⑤国地中海沿岸是其最重要的工业区 |
D.⑥国的工业城市阿伯丁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 |
关于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邻国最多的国家 |
B.是欧洲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
C.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差异 |
D.传统工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等条件基础上 |
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分别是
A.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 |
B.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
C.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 |
D.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
读A、B、C三幅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能够观察到图A所示自然景观变化现象的考察线路是( )
A.甲线 | B.乙线 |
C.丙线 | D.丁线 |
图A四地中,气候特征与图C相符的是( )
A.(1)地 | B.(2)地 |
C.(3)地 | D.(4)地 |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右图示意M国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我国需求 | B.增加当地就业 |
C.提高技术水平 | D.拓展国际市场 |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A.美国 | B.法国 |
C.澳大利亚 | D.日本 |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这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制造业技术先进 |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
D.降低生产成本,潜在市场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