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 B.水利工程量大 |
C.经营方式粗放 |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
下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回答1~2题。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 B.与乙河相比,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 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
蒸发量、降水量、河水入海量、洋流和结融冰这几个因素都会影响到海水的盐度,读图回答1~2题。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入海径流量的季节差异 | B.日本暖流夏季强,冬季弱 |
C.海区内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 | D.海区内夏季融冰,冬季结冰 |
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远的时段是:
A.2月 | B.5月 | C.7月 | D.10月 |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3题。该山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 | B.安第斯山脉南段 | C.天山山脉 | D.阿尔卑斯山脉 |
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 B.降水多于南坡 |
C.光照多于南坡 | D.海拔低于南坡 |
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
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完成1~2题。该地:
A.雨水下渗逐年减少 | B.地表破坏愈加严重 |
C.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 | D.植被逐年增加 |
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湖 | C.退耕还牧 | D.毁林开荒 |
下图表示我国华北平原,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3题。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 B.2.5米 | C.7.5米 | D.8.5米 |
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 B.地下水污染严重 |
C.有盐碱化倾向 | D.有荒漠化倾向 |
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 B.6~7月 | C.7~8月 | D.12~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