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索马里半岛紧靠亚丁湾,面向印度洋,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及非洲东部到亚洲重要航线的节点。
材料二:索马里半岛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索马里半岛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其成因。
(2)图示区域西侧正遭受荒漠化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
(3)经过索马里半岛的海域的轮船的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__________
图9中,甲图为孟加拉国等高线图,乙图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贾木纳河的一段的辫状河道,丙图为孟加拉国水稻种植季节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孟加拉国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这种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
(2)形成贾木纳河辫状河道的主要自然原因
(3)从图13中可以看出,孟加拉国按气候特征可以明显分成两季,其中,11月至次年4月为______季,5至10月为______季。该国只能种植冬稻的地形是________,该地在其他季节不能种植稻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在三种稻米品种中,生长期最短的是________。若该国欲大力推广高产品种杂交稻米,并取代原来的低产品种秋稻,形成一年两熟的品种,该国必须加大农田________设施的建设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图10,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资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资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资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___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沙尘暴年日数空间分布图(1951-2000年)及沙漠分布图: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可以判断:我国年大风日数分布的最高值主要在____________等地区;其中大风日数超过100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2)将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图对比可见:两者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省北部和新疆西北部沙尘暴发生高频区,年大风日数在20天以下。这种分布空间的不一致,说明沙尘暴的发生除受区域大风的影响外,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沿海向内陆地区,风力资源越来越丰富 |
B.横断山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
C.风能既属于新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
D.大西洋的气流可影响到我国新疆地区 |
E、西北地区形成新月形沙丘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根据材料三回答:
(4)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因素,其中____________因素起主导作用。
(5)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
(6)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3点)。
12.甲、乙、丙为我国30°N纬度附近三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阅读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1)~(4)题。
城市 |
甲 |
乙 |
丙 |
位置 |
91°E,30N° |
104°E,31°N |
120°E,30.2°N |
海拔(米) |
3658 |
505 |
7 |
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2·年) |
202.4 |
88.5 |
112.3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
年平均气温(℃) |
7.5 |
16.3 |
16.1 |
7月平均气温(℃) |
14.9 |
25.8 |
28.7 |
1月平均气温(℃) |
|||
干湿地区 |
半干旱区 |
湿润区 |
湿润区 |
年均降水量(mm) |
|||
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 |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年日照时数]A. 1239.2 B. 1970.5 C. 3005.3
[1月平均气温]A. -2.3 B.3.6 C. 5.6
[年均降水量]A. 453.9 B.976 C.1400.7
[主要农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C.水稻、茶叶等
(2)甲城市有“日光城”之称,其所在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但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简析其主要成因。
(3)乙城市所在省为我国水能大省,也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重要电能输出地区,水电开发的风潮已席卷该省的大小河流,简析该省成为水能大省的主要原因。
(4)丙城市所在地区工业发达,简析该城市发展工业主要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