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2)西电东送的北线工程山西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该工程的积极意义有:。对山西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分别会产生怎样积极的作用?
经济;
社会;
生态。
读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年12月4日,巴姆发生6.4级地震;12月22日,坎布里亚发生6.5级地震。
材料二 图甲、图乙分别为两地震中示意图。分析巴姆和坎布里亚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
简述两次地震的成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坎布里亚受灾程度比巴姆轻的自然原因。
读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是,因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是。
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洪涝灾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从空间上看,都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
结合下表中的资料分析说明:
地 区 |
1953~1975年暴雨次数 |
黑、吉、辽 |
25~27次 |
晋 |
27次 |
豫 |
24次 |
湘、鄂 |
27~28次 |
粤、桂 |
51~64次 |
①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涝灾害分布一致的是________;说明洪涝灾害的发生既与________有关,也与________有关。对暴雨洪涝的防御措施主要有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
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
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其有益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气候灾害一般具有______性,存在______差异和______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