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卷.2)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
下列各项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一项是
A.将韭菜幼苗放在没有光照的暗室中,![]() |
B.将纯合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C环境下培养,长成的果蝇均表现为残翅性状 |
C.将抗病非糯性水稻与不抗病糯性水稻杂交,得到抗病糯性水稻植株 |
D.食物中由于缺少Fe2+,使得人患![]() |
如图是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 |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 |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
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
A.氨基酸与转运RNA | B.信使RNA与转运RNA |
C.DNA与信使RNA | D.核糖体与信使RNA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该现象表明
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D.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