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I卷.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
|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
|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
|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 B.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获得的细胞可直接移植到同期发情受体的子宫中继续发育 |
| C.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 |
| D.从卵巢中取出的卵母细胞与获能后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都是已知的 |
| B.接受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物成为一个新物种 |
| C.可从人肝脏细胞中提取胰岛素原的mRNA,逆转录获得人胰岛素原基因 |
| D.外源基因转入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经细胞核移植等技术可获得转基因动物 |
右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
|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
|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
|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
右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处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图中DNA可以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
| B.①②两处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
| C.①处有DNA聚合酶参与,②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 |
| D.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②处没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 |
病毒疫苗和抗血清在现代免疫学预防、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消灭人体内病毒只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 |
| B.一个成熟T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只有一种抗原的受体 |
| C.人体接种病毒疫苗获得相应免疫力属于被动免疫 |
| D.以抗血清治疗病毒性重症患者属于二次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