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卷.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
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3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
A.1800 | B.900 | C.600 | D.300 |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不需要酶 |
B.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逆转录酶 |
C.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的双链为模板,只需DNA聚合酶 |
D.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只以甲的一条链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 |
对于右图,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共有5种碱基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5种核苷酸 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④⑤⑥ | D.①③⑤ |
如果DNA分子上的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通常: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携带遗传密码 ③能转录信使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转运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①③④ | D.④⑤⑥ |
从下列物质的结构层次看,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A.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 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
C.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 D.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