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年高考课标卷Ⅰ文综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二好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材料二:深圳一位网友在一篇题为“不比开闭幕式的深圳大运会应该怎么办”的帖子里“希望大运会不要搞‘穿衣戴帽’工程;不应过度安保;不要限行车辆;不应打着‘办大运’的旗帜,将一届运动会办成一届‘烧钱会’……” 。为此他还建议:
一是要做到不扰民。以牺牲或损害市民利益为代价举办的大运会,不可能是一届成功的大运会。不要在安保上过度紧张,搞什么“菜刀实名制”,驱赶所谓“高危人群”等等,弄得全城草木皆兵。  
二是节俭办会的理念应该贯穿始终。深圳办大运,不光要“不比开闭幕式”,还要让节俭办会的理念贯穿整个举办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少花钱多办事”。
三是要让市民发自内心、快乐地参与到大运会当中,真正做到你U我U,大家U!
成功地举办一届‘不扰民的、节俭的、快乐的、难忘的’大运会,让世界看看,深圳之所以是深圳,就是因为它有特立独行的勇气,能给世界不一样的精彩!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国家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分析,网民的建议给深圳市政府哪些启示?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2011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为什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期由突尼斯引导的一场政权革命,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包括也门、利比亚、巴林、阿尔及利亚、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其中,利比亚东部地区主要城市发生骚乱和打砸抢烧事件。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和机构遭到歹徒抢劫,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利比亚局势恶化后,中国政府动员多方力量,及时、有序组织中方人员撤退(中国在利有三万多人)。国际媒体对中国政府的做法也给予了很高评价。
⑴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利比亚局势严重恶化后,为什么中国政府要组织大规模撤离公民行动?(6分)
⑵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公民越来越多。国际事件对中国利益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人认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不得不有所调整,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11分)

(12分)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基础,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1)在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分)
(2)结合材料分析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治意义。(6分)

(9分)“治堵”已成为中国许多大城市的一个公共话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旧格局与快速机动化的矛盾日渐突出,加之城市人口的膨胀、行政区域的相对集中、公共交通的相对滞后等,导致堵车成为城市“高血压”。如何破解“堵城”的交通不畅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你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出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