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上海政治)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提出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多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2020年,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将翻一番,届时城市之间的往来会更加便捷,如从上海到长三角城市只要1小时左右,到东中部省会城市只要6小时左右,轨道交通也将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如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从目前的577公里增至804公里,车站数量将从现在337座增至506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经济新常态下,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求:
(1)围绕主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材料一:
材料二:从2011年起,江苏省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以农民增收、职工工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困难群体帮扶为重点,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江苏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的必要性
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图案是“和谐中华,活力山东”。该会徽创意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古汉字小篆繁体“中华”的“华”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 “同心结”的手法,寓意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华,全民全运”的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昭示“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
宣传口号:抓住承办全运会机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热情欢迎八方来宾……
根据文化的力量,分析说明上述主题口号和宣传口号为十一届全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生命的长河里,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
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阅读这段话,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有何影响力?
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
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