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重庆文综政治)今年,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展现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警示世人勿忘历史,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世界范圈内举行反法西斯纪念活动的意义(14 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61,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因此,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成为当下改革攻坚的重点。近年来,我国取消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连续上调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将个税起征点提到3500元,明显减轻工薪阶层税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国民收入倍增的美好画面。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是一个比值,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的数值越大,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悬殊。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联系材料,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013年12月5日,南京首启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有网友调侃说:“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请简要谈谈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的需求不断攀升,我国原奶收购价已经从2008年的1.3元/公斤涨至目前平均约3.4元/公斤—3.6元/公斤。这也顺理成章导致零售奶价的全面上涨。
(1)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我国奶价全面上涨的原因。
材料二:国家质检总局12月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素M1超标140%。此次乳品安全问题是因为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少数企业把不合格的原奶仍然添加到产品中。对此,有人认为:只要政府下大力气,就一定能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2)你赞成材料中某人的观点么?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国内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让洋品牌赚得盆满钵满,让国产品牌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进口奶粉近期又掀起新一轮涨价,一些高端品牌的900克产品已突破400元。目前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占据60%-65%的份额,在高端奶粉市场所占份额已达90%以上。
(3)洋奶粉在中国市场获利对中国民族企业的振兴有何启示?
材料一:为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政府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意味着,调整之后无需缴纳个税的人群将增加约1200万,工资薪金的纳税人一年可以减税1440亿元。另一方面,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例,将原来月收入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的征收比例,由40%上调到45%,这意味着少数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将有所增加,对此部分高收入者表示不满。
(1)请运用所学税收知识,对部分不满意见者进行劝解。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市理想的重构时代。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口号——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有人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六大指标:
衡量宜居的六大指标
社会文明度 |
贫富差距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较高,文化包容性较强 |
经济富裕度 |
生活上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相对富裕 |
环境优美度21世纪教育网 |
生态、气候、人文和城市景观。对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应做得很好 |
资源承载力 |
人均资源总量,人均城市用地面积,食品供应安全等指标 |
生活方便度 |
在城市交通、商业服务、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绿色敞开空间、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
公共安全度 |
有完善的预防、应对自然和认为灾害的设施、机制和预案,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
包容是一个宜居城市的深刻内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宜居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体现。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城市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实现包容增长的措施。
材料一:中国与其他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表
国家 |
中国 |
日本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英国 |
美国 |
能源消耗 |
1 |
1/11.5 |
1/7.7 |
1/7.7 |
1/5.6 |
1/5.3 |
1/3.3 |
材料二: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比较表
材料三:被誉为“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德班气候大会没有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但中国专家表示,这不会影响中国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步伐。“十二五”规划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