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卷历史26)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正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这一场场景出现在(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 | B.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
C.改定新约运动中 | D.渡江战役胜利后 |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小说描写了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过程,在当时他们:
A 他们的经历在江南是十分普遍的。
B 他们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很快。
C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也兼营手工业,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
D 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上仍然是少数和个别现象。
秦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主要影响了西汉初年的哪一政治抉择?
A.“削藩”与“推恩”,加强中央集权 | B.顺应民心,与民休息 |
C.限制商业,奖励农耕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上引言论应该是
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 | 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 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曾出现过三次经济发展的高潮。
(1)概述这三次经济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及代表性国家。
(2)归纳总结上述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3)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上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风暴的原因是什么?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完善 | B.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
C.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 D.国家加强了对私人生产的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