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卷文综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
|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
|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
|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
|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
|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
|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办法。”这表明列宁()
| A.预见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然会产生经济政治危机 |
| B.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法 |
| C.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所起的积极作用 |
| D.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边漫画,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
|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富差距 |
|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
德国大众公司原本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后来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5%的股票,目前大众公司70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80%的股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这种现象()
| A.体现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
| B.增强了政府的干预能力 |
| C.使大股东失去了企业决定权 |
| D.体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
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表明德国()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
| B.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
| D.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