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 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开埠通商、入超 |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 D.鸦片走私、出超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度 | B.宗法制度 | C.分封制度 | D.郡县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