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卷历史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
A.《民报》、《时务报》 | B.《民报》、《天演论》 |
C.《天演论》、《时务报》 | D.《海国图志》、《天演论》 |
被司马迁称之为“凿空’’的事件是()
A.卫青收复河南地 | B.霍去病夺取河两走廊 |
C.张骞第一次出使撕域 | D.汉朝设立两域都护 |
两汉时期的政府官员()
A.大部分是世袭的 | B.主要通过察举制来选任 |
C.有严格的回避制度和任职期限 | D.能否久任关键看其声望 |
汉代的编户齐民()
①具有独立的身份②被王式编入政府户籍
③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④没有人身自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秦朝暴政中,严重违背这一条的是()
A.徭役繁重 | B.刑罚严酷 | C.赋税沉重 | D.土地兼并 |
有一出土的秦朝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同文,车同轨 |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
C.国家统一,集权于皇帝 | D.无谷丰登,国富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