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南卷历史18)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
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
西汉初年统治者一再减免赋税的根本出发点是
A.改变政治、经济困窘局面 | B.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
C.缓和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 D.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该诗句不能反映
A.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B.农民生活美满幸福 |
C.小农经济的保守性 | D.农民生活自给自足 |
“目前,英国驻香港总领事柏圣文(Seephen Bradley)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到,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香港的不变——回归十年,繁荣不改。”香港回归十年,繁荣不改主要得益于( )
A.香港政治经济基础好 | B.有利的外部环境 |
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 D.香港人的勤劳 |
以下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述,其中与我们观点相一致的是()
A.“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 |
B.“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并未对此做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 |
C.“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 |
D.“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 |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