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 A. | 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
| B. |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
| C. |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 D. | 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
下列措施未促使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 A.初税亩 | B.相地而衰征 | C.为田开阡陌 | D.两税法 |
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发展进步之处主要是
| A.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定量田租 |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
| C.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 | D.人头税被废除了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
| 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 |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宿 |
国 |
| 角亢 |
郑 |
| 氐房心 |
宋 |
| 尾箕 |
燕 |
| 室壁 |
卫 |
| 虚危 |
齐 |
| 宿 |
州 |
| 角亢氐 |
兖州 |
| 房心 |
豫州 |
| 尾箕 |
幽州 |
| 室壁 |
并州 |
| 虚危 |
青州 |
表一表二
A.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反映了从先秦到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B.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们常常把历史长河中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称之为“大变革”。下列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 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
|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 D.清末民国,专制变为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