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卷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郡县制的出现 | 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
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记载:“……这份文件(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紧接
着一连串好消息之后推出的。因此,洋溢着对未来成功的自信。这些好消息有:创纪录的粮食产量
(407亿吨),前所未有的外汇储备(200亿美元),中国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出乎意料的良
好表现(32块金、银、铜牌)。……”以下也属于这一年的“好消息”是:
①海南建省②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中国将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对外开放④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平发表上述讲话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当时我国
A.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 B.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凸显 |
C.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 D.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人口的变化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是1950—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其中影响图中C点到D点城镇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 |
B.“文化大革命”大动乱的影响 |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影响 |
D.改革开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