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 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
(3分)请分析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A.吼猴大概是世界上叫声最响亮的动物之一,它的声音可以传到几千米以外的地方,以警告其他群体不要靠近。
B.黾蝽在池塘里生活,它们快速地在水面活动,这样会在水面上产生极细的涟漪,它们在水面上利用它们自己才懂得的节奏有意地制造一些波纹,和同伴进行交流。
C.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释放信息激素,使同种其它个体迅速聚集
以上三种动物的通讯方式分别是:A,B,C。
请据图回答:
(1)鲫鱼体呈梭形,这可以减小游泳时水的。
(2)鱼游泳时,主要靠部和部的左右摆动,击打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鳍、【】鳍和【】鳍都维持鱼体平衡作用,尾鳍可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蚊子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 ,着生在__________。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吗?你认为人们防治害虫的新方法是什么?(举一例)
答: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中起重要作用。
人之所以能够奔跑、跳跃、活动自如,关键在于人有关节,关节使人体既能折叠弯曲又能伸展自如。根据右面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 ] ____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____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4)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中脱落的现象。
(5)运动是指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___________围绕关节的活动。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____作用。
(6)从结构层次上看,一块骨、一块骨骼肌、一个关节都属于一个__________。
(7)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两个人体关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6分)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 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 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