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关键是发展经济;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是邓小平在党的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哪一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中提到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一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照“认清国情,科学决策”这一决策程序,党中央在制定这一基本路线时,考虑的我国基本国情是什么?
(3)材料二是邓小平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表的讲话?这些讲话有什么重要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这次的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展示的是与哪次革命相关的新成果,举例说明这次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
(3)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科学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并谈谈人类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危险"。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友好交流】

(1)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根据图一和图二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各自探索】
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当时中国和日本分别正在开展什么运动?简要谈谈日本的这次运动对日本的影响。
【侵略扩张】
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的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3)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简要回答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中表述的情形与哪一历史事变密切相关?
【以史鉴今】
材料一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来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 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也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 方向。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 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请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 的火把。--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材料三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为纪念这位伟人,央视一套特播出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3)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 外,还有什么内容?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 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 样,开始全面滑坡。
(4)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014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75 周年。德国文 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也曾 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你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吗?
(2)二战中发表了什么文献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3)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哪一场战役吗?
(4)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