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中国史纲要》评价某一事件发动者时说:“他们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发言人,也是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代理人。他们的任务就是按照外国资产阶级的旨意,把中国的政治经济纳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轨道。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辛丑条约》签订 |
| C.清末“新政”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材料中的“此地”是指
| A.台湾 | B.新疆 | C.广东 | D.山东 |
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
|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
|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
|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 商人 |
工人 |
佃农 |
自耕农、地主 |
|
| 占总人口比例 |
10% |
30% |
36% |
24% |
| A.唐朝关中地区 | B.宋朝苏湖地区 |
| C.明朝江南地区 | D.清初广东地区 |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
中国古代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并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之相配,其中与北方相配的动物是
| A.玄武 | B.白虎 | C.青龙 | D.朱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