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B.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
C.是通过一系列条约加以确立的 |
D.它给世界带来了长久和平 |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 | B.枢密使 | C.三司使 | D.布政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