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甲乙两人不同的染色体组成:甲44+XX、乙44+XY可以判断:
(1)乙为 (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2)若甲、乙是一对夫妇,则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与乙产生的含有 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结合,所生后代的性别表现为女性。
(3)甲、乙的眼睑性状均表现为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 。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若此图示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2)若此图示为癌细胞,则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等。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率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中结构____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5)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______,细胞从外界吞入颗粒物后形成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内含有_____,能将颗粒物降解后排出。
(6)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用“→”和名称表示先后顺序)。该细胞核内的被破坏,上述蛋白质最后合成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为该过程提供所需能量的细胞器,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可用_____作活体染色。
I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己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I mL样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照此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 56, 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实验结果如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是最理想菌株。
II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问题:
(1)胡萝卜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①_________,②前者一般还含有植物激素。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对胡萝卜进行粉碎、干燥时,要特别注意干燥的___和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焦糊。提取后宜采用___方式进行鉴定。
植物鹅掌花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忌强光照射。下图表示夏季时鹅掌花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___光的吸收能力将显著增强。
(2)曲线ab段叶肉细胞内能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曲线cd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3) 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02量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02量。
(4)若将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此时叶肉细胞内C3物质含量的变化是___。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lI相比,曲线I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 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0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
(6)要探究最适于鹅掌花光合的遮光程度,需设计一系列以___为自变量的装置;为了摸索实验合理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先要进行_________。
(7)理论上有多种方法可用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用图一左图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0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一右图。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ppm/min。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某植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 a, B, b分布如图,则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若观察到细胞中出现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之间大小明显不同,则同源染色体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AaB的精子,其原因最可能是减数_____(时)期,染色体分配异常。
(3)图③是另一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此图对应于图④中的___段。该动物体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可形成___个四分体。
(4)将处于图④中A之前的动物干细胞置于富含放射性胸苷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更换成普通培养液继续培养。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____次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定能检测到1/2的染色体有放射性。
(5)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图②个体的精原细胞的基因A, a,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2个不同颜色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
糖尿病作为人类的一种常见“富贵病”,与糖代谢及调节异常有密切关系(如图一),其中,①②③表示几类细胞,④⑤⑥表示分泌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②分别是 ,①通过 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 。(不得少于两种)
(2)①的分泌物会___(填抑制或促进)②的分泌,而②的分泌物会___(填抑制或促进)②的分泌;激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④和⑤是___关系,⑤与⑥是___关系。
(3)由图一可见,机体对胰岛细胞分泌的调节,除了胰岛细胞通过直接感受_____的变化外,还可受____发出的神经控制。
(4)图二是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则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_______,该患者在注射药品后,体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 __和_____。
(5)为了验证分泌物④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若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
(6)如果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而靶细胞上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类,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是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下列所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 .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呼吸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