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题。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焦化——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信息联系 | B.商贸联系 |
C.生产协作联系 | D.科技联系 |
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改善空气质量 | B.减轻运输压力 |
C.减少煤炭开采 | D.减少劳动就业 |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某一标杆的正午影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该标杆正午影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题。.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题。
径流带 |
降水量(mm) |
径流深度(mm) |
蒸发量(mm) |
径流系数(%) |
A |
<200 |
<10 |
<200 |
<10 |
B |
![]() |
![]() |
![]() |
![]() |
过渡带 |
![]() |
![]() |
![]() |
![]() |
C |
![]() |
![]() |
![]() |
![]() |
D |
>1600 |
>900 |
>700 |
>60 |
.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
. 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因素是:( )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②.耕地面积不足,林区开辟梯田
③.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
④.沿海填海造陆
⑤.城市工交用地限制征用耕地面积
⑥.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
⑦.引水灌溉,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
⑧.过分抽取地下水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⑥⑦⑧ |
. 6月22日至9月23日(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 |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