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该农场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A.机械化水平高 | B.商品率高 |
C.生产粗放化 | D.产销一体化 |
该农场茶园套种干果或是苗木主要的作用有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提供清洁能源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促进居民聚居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读“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23~25题:下列工厂适于在市中心布局的是 ( )
①鞋帽厂 ②纸箱包装厂 ③时装厂 ④新闻印刷厂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显示的工业规模变化的特点是 ( )
①外围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②历史继承性突出 ③市中心规模不断减小 ④动态变化显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 ( )
①降低土地成本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降低能源消耗 ④提高环境效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稻草、芦苇、麦秸等材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植树造林,建造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图)。据此回答16~17题:关于沙障的主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
B.截留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
C.对当地的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D.对于保护当地的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
图示地区 ( )
A.冬季盛行东北风 | B.是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
C.沙丘海拔多在100~200米 | D.铁路货运以运输煤炭为主 |
![]() |
如图表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该地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读下列两幅图,回答6~7题:左右两图所表示的聚落分布特点,分别是 ( )
A.左图——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
B.左图——位于港口附近;右图——位于林区的边缘 |
C.左图——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右图——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 |
D.左图——位于河流两岸;右图——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
左右两图所示聚落,自然灾害危害较大的分别是 ( )
A.左图——干旱右图——洪水 | B.左图——洪涝右图——滑坡 |
C.左图——泥石流右图——地震 | D.左图——地震右图——干旱 |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
A. | 5时25分 | B. | 6时25分 | C. | 12时25分 | D. | 13时25分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