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109 |
7.50×108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B.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45×1011J/(hm2·a)
C.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
D.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果蝇(2N=8)是生物学研究中很好的实验动物,它在遗传学研究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现有基因型相同的一组雄蝇与基因型相同的一组雌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表现型和数目(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灰身直毛 |
灰身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90 |
0 |
27 |
0 |
雄蝇 |
36 |
40 |
13 |
11 |
A.两组亲代果蝇的表现型分别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
B.子代表现型为黑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数目约为13只
C.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F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A.1/2 | B.1/4 | C.1/8 | D.3/8 |
下图是一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
B.若7号与8号结婚,他们生的男孩中患病的几率是1/2 |
C.4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2/3 |
D.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1号或2号 |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B.Ⅲ-8与Ⅲ-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
C.Ⅲ-8与Ⅲ-10婚配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6 |
D.Ⅲ-10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2号 |
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BY、XbY |
B.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Xb、XbXb |
C.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和XbY |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亲本基因型是XBXb和X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