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109 |
7.50×108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3%
B.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45×1011J/(hm2·a)
C.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80只
D.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元正常的兴奋性 |
D.内环境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供能,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
D.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
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某些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个种群中某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 |
B.基因频率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
C.同一物种的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造成地理隔离 |
D.共同进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 |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
B.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
C.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
D.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如果①过程发生配对错误,经过②形成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改变
B.②过程中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tRNA等条件
C.人的白化病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生物的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