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 |
A |
苹果中的还原糖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B |
马铃薯中的淀粉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C |
DNA |
健那绿染液 |
蓝绿色 |
D |
酒精 |
重铬酸钾(酸性条件下) |
灰绿色 |
荧光标记是将荧光基团共价连接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上的过程,被荧光标记的分子通常可以用荧光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在生物学研究中,可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标记过的抗体注入细胞来检测特定的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标记特定的抗体 |
B.利用标记的抗体可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
C.利用标记的抗体研究光反应过程中H2O的光解和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
D.利用标记的抗体可观察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
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莱叶,加少许Si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④用显微镜观察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发现其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①②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 |
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
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
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
夏季的晴天,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某种乔木的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相对值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0 时上层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溶胶 |
B.在这个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树冠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 |
C.造成中、下层叶片表观光合速率低于上层叶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合作用强度 |
D.如果该森林中某种灌木的表观光合速率与图中下层叶片的相同,那么在一个夏季里,这种灌木的生物量明显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