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一一《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有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试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观点。除上述因素外,促使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有一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材料三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
(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指什么?
(2)材料2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扳手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赫鲁晓夫头上的汗滴又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
材料三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说起话来像个基督耶酥,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克里孟梭的话?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一、二、三,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读下图,完成问题: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连环图
(1)在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输入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
(2)该图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有___________,接产品性质分,丝厂和糖厂属于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古代丝绸业发展状况的有( )
A.战国时期已有美丽的丝织品 |
B.西汉的丝织品有锦、绣、绢、纱 |
C.隋唐时期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帛织品 |
D.北宋时期丝织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四川 |
(4)该生产连环图从哲学上说明了什么道理?
(5)试从经济常识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对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9·11”事件震惊了美国和整个世界。事件发生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了交易,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世界多处证券所停止了交易,仍在交易的几家证券交易中心主要金融指数狂跌。美国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美国被袭击事件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将在1万亿美元左右。
材料二: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回收。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3.06亿欧洲人将使用统一的货币,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材料三: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请完成:
(1)上述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美国被袭击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失的原因。
(3)运用政治常识的观点,分析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能开展有效经济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