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一一《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昆曲源自苏州昆山,元末明初在江南流传,万历、嘉靖年间达到鼎盛,著名曲目有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等。昆曲集音乐、表演、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之大成,在唱腔、配乐、舞蹈、唱词方面均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明清之后的很多戏曲都借鉴昆曲的形式,吸取养分,说昆曲是百戏之王、百戏之师,丝毫不为过。正是由于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乃至文学史、音乐史、舞蹈史方面的卓越地位,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19个项目位居榜首。
昆曲是一门盛行于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曲腔哀婉,文字洗练,意境幽深,明代高雅的士大夫阶层给与昆曲强有力的文化底蕴支撑。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乾隆嘉庆年间昆曲作品多为丈人学士创作并为上层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日趋衰落,而地方戏虽然不如昆曲高雅,但音调优美,语言通俗,表演生动,极受人民群众欢迎。虽然建国后我国也成立了昆剧院对昆曲继承发展,但是由于昆曲的唱词过于陈旧,曲风很难满足现代观众口味,当今昆曲在我国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昆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保护传承发扬昆曲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昆曲阳春白雪的表现形式,培养持久的生存土壤又异常艰难。因此如何保护、发展这一濒危的传统文化,是一项很迫切的课题。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昆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3分)
②昆曲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3分)
③乾隆嘉庆年间昆曲在与地方戏争雄中趋向衰败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昆曲面临着哪些困难?你如何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为当务之急? (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中心之一。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遗址
奇琴伊察古建筑群集中在南北长3千米、东西宽2千米的地带,共有676座建筑物。城市建筑以天象确立方位,布局严密,结构合理,主要建筑多围绕方形天然水井或位于通向水源道路的两侧。城市分新、老两部分,南部老奇琴伊察具有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现象等。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玛雅城市建筑的特点。(3分)
材料二右图与埃及的金宇塔不同,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更像一个祭坛,因此看来它的功用不仅仅是国王或首领的坟墓。码雅人信仰大阳神、月神、蛇神、风神、雨神、地神和
农神,尤以崇拜玉米神为最。他们用占卜勾通人与神的联系。玛雅人祭神的规模很大,祭品除牲畜、飞禽、瓜果外还一度盛行人祭。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玛雅人的宗教特点和最普遍的宗教仪式。玛雅人的宗教对社会生活有何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码雅人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高度文明,但是古典期码雅文明为何突然消失,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考古学家,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提出了许多假设,诸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感染疾病、气候变化、内部战争等等。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同时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古典期码雅文明。

③对玛雅文明湮灭之谜,众说纷纭,考古学界提出许多假说,主要有哪两种意见,请结合材料二的史实进行说明。(2分)
④玛雅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史有怎样的地位?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3分)

古今中外,本民族的仁人志士和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则开创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更以其优秀的个人品质,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简述唐太宗在改善民生、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2分)
(2)康熙在位60年(一说61年),最主要的贡献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试以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分)
(3)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4分)
(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近代科技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空白部分


发明过程
蒸汽机
瓦特改良成
电气技术
发明可使用的发电机;发明电动机

(2)科技史学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列,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结合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发明,说明丹皮尔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3)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间是什么关系?

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历史意义。

(2)根据下列材料,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邓小平是怎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
材料一……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理论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六日)》
(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