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QQ群里有这样一些对话:
蓝天:昨天在网上看到《新24孝》,摘录了一些,与大家分享。 “亲自给父母做饭、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经常为父母拍照 、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白云:是啊,我觉得尊敬老师也是必须的。今天我帮助班主任杨老师下载安装了微信软件,并教老师如何使用。老师很高兴,我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大海:社会课上,我因身体不适趴在桌上,被陈老师当众批评。我觉得很委屈,很丢面子。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新二十四孝”出台的必要性。(4分)
(2)白云的对话体现了怎样的师生关系?如果要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你准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怎么做?
(3)面对老师对大海的误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风格不同的老师 孝敬父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2014年12月13日,迎来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
(1)国家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什么精神?
(2)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放假一天有什么意义?

[主题探究]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教育部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话文化】假如我国要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全集》请你写出两个漳州地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颂文化】你觉得学生学习古诗词有何益处?
(3)【传文化】青少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请你联系材料,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交流稿,参与微博交流。题目自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的主题是 “依法治国”。
(1)习近平论法治——“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这说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宪法日,请你帮助我校设计两个宪法宣传活动的形式。

2014年9月4日上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
(1)你认为招考制度改革给我们学生带来了哪些益处?
(2)教育改革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学生,你打算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好本领回报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内容,出现了不少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如:第七条“护安全”中增加了“会自护懂求救” 等内容;“讲诚信”内容则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而且明确要求“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

(1)议一议:对于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等内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2)想一想:为什么“讲诚信”的内容要从旧版的第九条提前至第五条?
(3)做一做:假如你面临火灾突发,你会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