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世界大国,对于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和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某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掩饰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材料二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繁,还联合美国多次举行军演,向周边国家示强;美国也先后抛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2014年11月,再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
(1)写出材料一中"会议"、"条约"的名称,此会议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图①事件有何标志意义?图②表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日本不愿意"跟着美国脚步走"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4)阅读材料四,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中、美、日三国应该如何处理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板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以补上。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图片为石柱上部的浮雕。)
请回答:
(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根据已有知判断,这个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
(2)石柱和其他泥板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3)这部法典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材料二:“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世界近代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正好在进行的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指的又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简要概括写出这场“比较平静”的“变革”给世界和人类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写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第一和第二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
历史时空: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在工业文明新时代里取得的辉煌成就。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
(1)你来到1769年的英国,亲眼看到了_________吸取前人成果成功研制的改良蒸汽机。到了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______的动力机。其它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________________所取代。法、美、德等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真正的_______时代到来了。 |
(2)你来到了1876年的美国,亲自使用定居美国的英国人______发明的电话。你来到了19世纪90年代的英国,在马可尼的公司做职员,该公司主要业务是研发_________技术并经营器材,但老板并不是英国人,他是_________(国)人。它们的发明是近代电讯技术的重大成就。 |
(3)________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 “发明大王”。在他众多的改进和发明中,重要的发明有电灯、电话机、电车、电报机、电影机、电压表、留声机、蓄电池等。________是他最重要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人们称赞这位大发明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你来到了1885年的德国,亲眼看到了德国人______________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你来到1896年的美国,看到了美国人_____________制造的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汽车工业很快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因而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召唤力使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项目 |
生产能力情况 |
煤产量 |
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 |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 |
占欧洲的一半以上 |
生铁产量 |
已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是德国的10倍 |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在当时成为一流强国的原因。
(2)第一届世博会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1分)举出两例材料一中“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2分)
(3)材料二表明什么?
(4)材料三描绘了什么现象?人类如何避免这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