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陵驿二首① (其一)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①[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孤云飘泊复何依?”用了什么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比较文天祥这两首诗的尾联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意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义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赋、比、兴”手法中的“赋”。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6分)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中第三、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元曲,回答小题。
【商调】梧叶儿·春日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出两种并简要分析。